曾柏浩

群眾募資之產業發展與經營模式分析

2008Indiegogo以及2009Kickstarter等網路群眾募資平台出現後,此種創新的募資模式從美國開始擴散至全世界,為一種「去中間化」且降低募資方與出資方雙方門檻的資金媒合方式,透過募資方展示理念或商品原型,來換取出資方的贊助,並於成功執行計畫後提供回饋給出資方。目前全世界據估計已經有超過500個以上的群眾募資平台,並依據回饋方式的不同,分為四種主要類型,分別為獎勵回報型、捐贈型、股權質押型、借貸型募資平台。

 目前全世界募資產業處於快速成長階段,而進入門檻低,產業中競爭激烈,尚未出現足以通吃市場的贏家,但衍生生態圈已漸漸成形,各國也開始制定相關法規因應此種新募資方式。在台灣也已有約十個較具規模的募資平台,但相關法規尚未建立,也導致借貸型及股權質押型的平台難以建立和發展。

 本研究希望藉由對產業資料的蒐集,了解群眾募資產業的發展情形以及其在募資市場上的定位,以及其作為平台中介網路,目前商業模式與策略中的缺點以及可能的改善方向。本研究從破壞性創新的觀點出發,來解析此種新型態募資方式與傳統創投模式的異同,另外透過平台中介網路及平台策略的觀點,將群眾募資平台作為多邊平台網路來進行質化分析。並透過商業模式圖的角度來解析募資平台的商業模式,將之與平台網路連結,欲提出群眾募資平台未來的商業模式改善策略。

[回上頁]